-
--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--優秀科普活動
12月21日,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》(科協辦函普字【2020】158號),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、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“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‘天印筑夢·科普智行’”活動,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。
關于學會工作的幾點思考
一、“五”:指學會工作主要依靠五種人:
1、出名的人:“名人效應”要有具有學術權威和專業影響力的帶頭人。
2、出招的人:要有“操盤手”、“運營官”,要有充滿熱情、能創意、搞策劃的當家人。
3、出力的人:要有勤勤懇懇、兢兢業業為學會工作辦事的人。
4、出錢的人:“兵馬未到,糧草先行”,要有提供贊助經費的人。
5、出場的人:要有一批熱心學會活動的人,只要沒有特殊情況和困難,對學會活動保證能出場、捧場。
二、“四”:指學會工作主要貫徹的“四個觀點”
1、制高點:“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”,站在二層樓與八十八層看問題是不一樣的。必須審時度勢,以全球化的思維,國際化的視野“登高望遠”來思考問題、觀察問題、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,來研究、建設和發展機械工程學會,把握時代的制高點,科技的制高點和人才的制高點。既不能“坐井觀天”,更不能“瞎子摸象”。
2、交叉點:機械工程學會是多種學科、多種行業、多種人群和多種需求的交叉,要尋求其中的交叉點、結合點和切入點。
3敏感點:指“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爆炸點”,要做好不同行業,不同學科,不同時期的爆炸點,比如目前的智能制造。
4、和諧點:指對上下、前后、左右都滿意的和諧狀態,學會是民間組織,工作更應如此。
三、“三”:指學會工作主要搭建“三個平臺”:
1、學術交流平臺:學會不是協會,必須把學術交流作為主要平臺。
2、信息交流平臺:學會理事來自高校、研究所、企業、政府等,身份有專家教授、工程師、企業家、管理人員、銷售人員等,通過學會平臺可以得到機械行業的眾多信息。
3、合作共贏平臺:通過學會把政、產、學、研這些要素有機融合在一起的大平臺。
四、“二”:指學會工作開始實行“二個轉變”:
為適應新形勢下學會工作,學會工作也要開始實行“二個轉變”:
1、把以“隨意性”為主,轉移到以“規范性”為主;
2、把以“指示性”為主,轉移到以“特色性”為主;
五、“一”:是指本人的一個心愿,就是希望和今天機械工程學會的所有理事一起努力,把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建設成江蘇乃至全國示范學會。
2018年1月20日